叶舒宪教授来我院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和世界文学学科点做学术讲座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4-04-09浏览次数:194

           48号上午九点,在文苑楼1405室,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叶舒宪先生应邀前来我校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点,做了一场题为“文学人类学对中国文化的新认识”的讲座。学科点负责人刘耘华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众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博士生及其他专业学生前来聆听并参与了讨论。

叶舒宪教授首先介绍了“文化文本”、“大小传统”、“N级编码”等诸多人类学概念,而后由天安门华表切入,将华表上的“汉白玉”、“腾龙驾云”、“承露盘”、“四狮拱卫”以及“佛教动物——犼”这五个关键词放置于文化文本的大背景中作了寻根式的细致解读。首先,教授指出诸如狮子这样的意象来源于外来文化,而想要真正把握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则必须运用四重证据法,即通过传世文献、出土文献、比较材料以及实物和图像等四个方面才能全方位地了解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在此基础上,教授通过分析中国文化中的对玉器的喜爱、龙这一形象的含义、承露盘的作用、天地日月四坛的位置选取以及犼这一形象的由来,形象生动地向诸师生展示了如何借助于人类学、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知识,挖掘文学背后的本源。

最后,教授热情地回应了来自师生的提问,他对弗莱的原型批评和自己提出的四重证据法的联系与区别、如何处理《山海经》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定位该书的文学地位、文学的治疗功能等问题的回答,不仅深化了该场讲座的内容,更拓宽了大家的视野。叶舒宪教授的讲座语言生动风趣、视角新颖,给在场的师生们颇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