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范

发布者:肖文鑫发布时间:2019-06-06浏览次数:10180

吴俊范,1971年生,河南荥阳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硕士、博士(2003-2008年),历任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2011-2017年)、教授(2017年至今)、博士生导师(2018年至今)、硕士点负责人(2019年至今)。担任美国芝加哥大学(2012-2013年)、英国伦敦大学(2019-2020年)、日本学习院大学(2009年)客座教授、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东部历史地理、工业化以来环境史、区域环境史等。近年来专注于探索从人地关系角度解释历史和社会发展、区域发展史的历史地理学方法和理论建构,在江南等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史、上海都市生态环境史领域形成一定特色的研究成果。先后承担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近百年太湖流域的水环境变化与民众生计适应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近代上海城市生态史)、上海市哲社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并担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9—20世纪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文环境对运河及圩田体系的影响)子课题负责人。已出版独立著作有《水乡聚落:太湖以东家园生态史研究》、《棚户区与城市文化心态》两种,译著有《文明与气候》(美国地理学家埃尔斯沃思·亨廷顿原著),编著主要有《上海历史人文地图》等。博士学位论文获全国优秀百篇提名奖(从水乡到都市: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区域环境史著作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学科学术奖二等奖(水乡聚落:太湖以东家园生态史研究)。在《近代史研究》《新华文摘》(封面文章)、《史学月刊》、《史林》、《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CSSCI核心期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40余篇。作为课程主要建设人参与的《卅年磨一剑:抗战史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儿童绘本与地方历史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实践》,获十六届“挑战杯”上海市赛一等奖。

联系方式:wujunfan11@shnu.edu.cn


主要著作和论文:(均为独立作者)

1)著作:《水乡聚落:太湖以东家园生态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2)著作:《棚户区与城市文化心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3)译著:《气候与文明》(埃尔斯沃斯·亨廷顿著),2019年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4)论文:民国时期太湖流域的人工养鱼业,《近代史研究》2019年第4期

5)论文:似公非公——近代上海城市化初期水环境问题的产权因素,《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6)论文:传统时期太湖流域的渔民及其生计,《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年第6期

7)论文:舆情、消费与应对:抗战胜利后上海的“抗战夫人”问题,《史学月刊》2017年第4期,《新华文摘》封面标题文章,2017年第13期

8)论文:河浜·墓地·桥梁:太湖东部平原传统聚落的景观与乡土文化,《民俗研究》2016年第3期

9)论文:宋元以来太湖东部平原聚落形态的分化及驱动机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年第3期

10)论文:矛盾的“城市性”与近代上海棚户区的污名,《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11)论文:上海棚户区污名的构建与传递——一个历史记忆的视角,《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12)论文:“上海文学”小说与城市文化心态的真实,《都市文化研究》2014年第10辑

13)论文:城市区片地名的演化机制及其历史记忆功能——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载《史林》2013年第6期

14)论文:近代上海土地利用转型方式初探——以河浜资源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3期

15)论文:1900-1949年间上海水乡景观蜕变的复原与分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1期

16)论文:上海底层社会的文化心态(1843-2010),《2009年上海社科年会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17)论文:河浜、风水、移民:近代上海城周聚落的瓦解与棚户区的产生,《史林》2009年第5期

18)论文:上海城市空间扩展中的棚户区聚落, 《2008年上海科学年会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9)论文:上海老城厢:一个江南城市的景观演变史及其动力机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1期

20)论文:城市空间扩展视野下的近代上海河浜资源利用与环境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3期

21)论文:填浜筑路与上海近代城市环境变迁,《城市史研究》2006年第24辑 

22)论文:从英、美租界道路网的形成看近代上海城市空间的早期拓展,《历史地理》2006年第21辑

23)论文:近代中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