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丹:人生观和人“死”观的教育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4-05浏览次数:464

日期:2017-04-04 作者:詹丹 来源:文汇报
詹 丹

  人生会面临许多大事,死亡则是人出生以后需要面对的最大事情。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接受许多人生观方面的教育,遗憾的是,关于人“死”观的教育,还比较稀缺。

  我大概得算是个奇怪的孩子,小时候经常会受死亡阴影的困扰,甚至会想象我死后被埋在何处。当我这么想的时候,憋闷、寒冷、黑暗的感觉,就把我包围了起来。我曾独自一人在家里嚎哭,哭叫着“我会死呀我会死呀……”甚至引来邻居的围观。他们嘲笑我的胆怯和愚蠢,但他们并没有安慰我或者告诉我怎么来正视自己的死亡。我的父母以他们也会死、人人都会死的说法来劝慰我,但这引起了我更大的恐慌,还添加了我嚎哭的新内容:“我爸爸妈妈也会死呀我爸爸妈妈也会死呀……”

  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的阴影渐渐被稀释,却并没有彻底消散。直到有一天,我在高中时,很偶然地读到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的 《物性论》 时,我的精神才为之一振。美国哲学家桑塔亚那曾给 《物性论》 以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是古希腊罗马的总结性著作,但其中写了什么,我大半已经忘却,或者当时就没读懂。不过其中有一段“论怕死的愚蠢”,却让我铭心刻骨。他认为人死后,感觉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有关死亡后种种痛苦、难受的感觉,只是活人想象出来的,由此,他得出结论说,我们不应该怕死,而是应该害怕活人的怕死的那种感觉。

  对自己的害怕感到害怕,这一有点绕口但充满智慧的语言,后来我在法郎士的散文 《勇敢》 中又读到了,心里黑暗的一角,似乎被灯光照亮了。我觉得,情势终于得到了扭转———当我年幼的时候,当死亡一事离我还很遥远时,我却被死亡的阴影笼罩着,而当我渐渐长大,当我在向死亡一步步走近时,那阴影却在慢慢向后退去。

  后来,读大学的时候,教我们英语的周老师某天走进教室时带着黑纱。我们得知他的父亲刚刚去世,就纷纷走上讲台前去安慰。他开始上课时,特意先说了一段话,大意是他虽然悲伤,但也很想得开,因为他觉得人的死亡,是对人类的最后一次贡献,如果人只有生没有死,那么地球早就人满为患了。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活着的人对每一个正常死亡的人,都该怀有一份感激之心,也都应该正视自己的死亡。周老师这么一说,我的心里又亮堂了许多,而且更奇妙的是,当时的我已经不觉得是死亡的阴影正在远去———我不需要努力去驱赶它,我可以很坦然地看着死亡,就像走在路上,看着路边的一棵树,在风中摇摆。

  再后来,我的父亲、我的母亲都相继表达了意愿,要把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单位让学生作病理解剖用。当他们去世时,我和家人都照办了。这时候,我觉得,关于死亡,除了消除惧怕心理,除了面对它、正视它,我们也还是可以做得更多的。

  我当然尊重每个人对待自己死亡时处置自己遗体的不同方式,但是,对于那些捐献遗体的人,我怀有一份更深的敬意。这不单单是因为有这样一种相当流行的表达:“宁愿让学生在我身上试划20刀,也不愿他们将来在病人身上错划一刀”,也不仅因为我的父母都这样做了,而是因为这些人以自己的行动,又为我的人“死”观教育构建了一个重要部分,一个更加达观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