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 新增样式*/

宣传通讯 | 朱军: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下创新新时代海派文化

发布者:肖文鑫发布时间:2022-09-02浏览次数:428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期间作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指示,为海派文化人民性的发展向度提出了价值上的建设要求。人民城市的文艺创作也应以人民的需求为中心,更好地成就人民的梦想,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应围绕塑造具有红色基因、海派魅力、江南风韵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通过各种优秀作品,将上海城市精神品格融汇文脉,构筑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并给予未来发展以文化滋养。

“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与红色基因弘扬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红色基因,多次强调红色基因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这个超大城市如何建设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人民城市,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是回答这道题的关键。

近年来,上海文艺界重新编排芭蕾舞剧《白毛女》、越剧《家》、音乐作品《长征交响曲》《红旗颂》《铁道游击队组曲》、京剧《杜鹃山》《智取威虎山》、评弹《王孝和》、沪剧《芦荡火种》,以及歌剧与沪剧同演《江姐》等红色经典。上海作家协会力推“红色起点”“红色足迹”等系列创作,用文学手法生动书写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奋斗历程。著名作家孙甘露今年4月推出龙华革命题材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成为“红色写作”的当代经典。同时,组织了以小白、薛舒、滕肖澜等专业作家领衔的中青年创作者队伍,推出一大批作品,充分展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红色基因的内在结合。

上海近年来推出的作品在史诗体、崇高化的红色表现中赋予更多深度、广度和温度,加上传统工笔的精致细腻、荡气回肠的民族神韵,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上海城市精神,也作为中华文化精神底色的一部分,有力推动了城市精神品格广泛弘扬,共同构筑起文化传承的力量和源泉。

“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与海派魅力深化结合

近代开埠以来诞生的海派文化传统,早已内化为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的一部分。它根植于江南文化,尤其是吴越文化,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国内各地区文化和西方文化而形成,蕴含着上海地方文化特色以及上海人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近30年来,在海派文化的不断演绎下,上海的气质进一步升华。

进入新时代,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引领下,上海歌舞团推出的新海派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现象级舞台剧《繁花》、杂技剧《战上海》等海派剧目都引得各界热捧。其中,《永不消逝的电波》捧回文华大奖,3年多时间以超400场演出成为名副其实的爆款。“演艺大世界”在环人民广场1.5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建成专业剧场和演艺新空间31个,是国内密度最高的剧场群。3年来,145部剧目在这里首发首演。去年,完成营业性演出21037场,成为真正属于人民的演艺高地。

上海继续挖掘海派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艺术特色、文化价值、基本走向以及社会作用,激活海派文化资源在国际大都市建设中应该发挥的内生动力,更加鲜明地彰显上海故事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从而进一步打造、提升、完善和赋能城市文化的功能和内涵。

“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与江南风韵传承结合

以江南文化、大运河文化为共同纽带,长三角区域结成紧密的共同体,既有历史文化的渊源,也有现实经济的基础,更有人民城市的引力。站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期,江南文化在新时代要焕发出新活力。

上海有关单位近年来积极策划江南文化讲堂,组织完成多项江南文化研究课题,策划出版“江南文化研究”丛书、“江南社会历史研究丛书”专著15种、“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专著13种、《江南文化百科全书》等,举行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江南文化国际论坛等,深入推动江南文化的研究与传播。突出研究引领和传承创新,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江南文化研究发掘2项专项行动。重点建设江南文化研究高地,加强城乡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提升文物和非遗系统性保护利用,以江南文化为纽带推动长三角文化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世界推广优秀的江南文化,让更多人通过长三角地区独有的文化形式和技艺,知江南、爱江南、忆江南,推进江南文化的研究传播。

以江南风韵为上海画龙点睛,引领打造长三角共有的江南文化家园,打造有别于传统区域文化的“大江南文化”,连通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区域现代化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也应是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者为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教授、新时代海派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链接地址:【荐读】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下创新新时代海派文化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