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传播学院周刊第87期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1-11-07浏览次数:353

                      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

人文与传播学院周刊

    总第87期(2011.10.31-2011.11.6      2011117  星期一

加强服务 增进交流 院务沟通信息共享

 

备忘录

相关老师再次关注社科处“关于开展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年度检查的通知”年度检查范围:2007年开始所有在研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包括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年度检查要求:如实填写《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2011年度检查表》,并于1116日前上报其他相关材料。

 

相关老师关注校园网“关于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申报工作的通知”。

 

一周志

●首届汉语副词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桂林举行

由我院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和语言研究所主办、上海市重点学科(三期)汉语言文字学经费资助、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协办的汉语副词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1 10 29 --10 31 日在广西桂林召开。本次会议由重点学科负责人同时也是副词研究领域的专家张谊生教授牵头主办,是国内首届专题性的副词研讨会。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日本、新加坡的近五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议题集中深入,主要涉及与副词相关的句法、语义、语用、认知以及语法化、语言类型学等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副词及其相关语言领域的研究。我校社科处处长陈昌来教授、对外汉语学院吴为善教授也参加了会议,并与张谊生教授分别作了大会报告,上海师大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此外,我院宗守云教授、刘红妮博士也参加了会议学科的三位博士生张斌、刘丞、胡承佼和硕士生丁健为筹备会议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并提交论文参加了会议。

 

●古代典章制度史巨著《文献通考》出版座谈会在我校举行

由我院古籍研究所和华东师大古籍研究所联合整理的古代典章制度史巨著《文献通考》出版座谈会日前在我校举行。座谈会由中华书局、我院古籍研究所和华东师大古籍研究所联合举办。来自校内外的专家学者40多人参加了会议。我校党委副书记茅鼎文、我院院长苏智良分别在会上致辞和发表讲话。

《文献通考》是宋代马端临撰写的一部记载典章制度的历史巨著,计348卷,从上古记述到宋末,其中宋代的内容约占全书的一半以上。是了解和研究宋及宋以前典章制度的重要参考文献,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此次整理,我院古籍研究所与华东师大古籍研究所在以前合作整理的基础上,再次携手,对《文献通考》重新进行了整理。《文献通考》共有24考,我院古籍研究所承担18考,华东师大古籍研究所承担6考。全书用繁体字竖排印刷,由中华书局出版。

我院古籍整理研究所自1983年建立以来,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在我校各级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系统整理与深入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项多达1千万字的整理成果,凝结着我校参与该项整理工作的科研人员的大量心血。对此,与会的专家学者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次座谈会的召开,有助于总结古籍整理经验,提升我校古籍整理专业水平,促进古籍整理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徐茂明教授顺利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我院徐茂明教授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国家与地域社会多维互动中的江南家族——以明清苏州文化世族为中心》)日前通过验收,顺利结项。徐茂明教授的最终成果为30万字的专著《明清以来苏州文化世族与社会变迁》。该课题第一次系统地从国家与地域社会关系理论的视角来全面分析明清苏州文化世族的角色与功能,同时对于家族迁徙与地域之间文化互动的研究也是家族研究的前沿领域,通过这一课题研究,可以为苏州文化世族的研究探索一条新的思路。

 

第十四届“敏思杯”辩论赛圆满结束,学子们尽显风采

人文与传播学院第十四届“敏思杯”辩论赛历时一个多月,于1026成功落下帷幕。自928初赛伊始,辩论赛历时复赛、半决赛、表演赛等阶段,2011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两支代表队脱颖而出,进入最终的决赛。决赛当天,场上的选手们围绕科技发展是否需要伦理道德底线的辩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辩手们唇枪舌剑,争锋相对,现场氛围非常热烈。最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代表队获得了本届比赛的冠军。

在本次比赛中,学子们再一次展现了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辩论强院的风采,他们的表现也赢得了老师和外院嘉宾的一致赞誉。参赛选手们在辩论赛的舞台上尽情展现自我风采,体现了学子们博闻、强记之外,团队写作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在比赛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校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收获累累硕果

112下午,我校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在奉贤图文信息中心九楼隆重召开。在本次表彰大会上,学院荣获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此外,在今年暑期社会实践中,我院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项目、团队和个人。三个项目获得了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称号;夏蕾等两位同学获得了世游赛优秀志愿者的称号;孙月同学获得了暑期社会实践先进标兵的称号;黎凡等12名同学获得了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的称号。我院2009级传播学研究生吴涵韵同学作为区县挂职代表在大会上进行了发言交流,她通过自身的经历,讲述了做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意义。

  我院历来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同学们在实践中探寻真知。我院将以本次表彰大会为契机,积极为学生搭建服务平台,弘扬志愿精神,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争取再创佳绩。

 

●我院开设第二阶段考研专题讲座  答疑解惑助学子圆梦

112周三下午1330, 我院职业发展教育之考研专题讲座(第二阶段)在奉贤校区第三教学楼202教室举行。陈恒教授、刘旭光教授担任主讲。

首先,陈恒老师就我院研究生专业设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各专业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针对同学们的提问进行了针对性的解答。之后,刘旭光老师结合自身多年学习工作经验对同学们关心的诸如如何选择学校、如何选择专业、如何选择导师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尤其对有志于报考文艺学、美学、现当代文学等专业的同学们如何复习备考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本次考研讲座是对我院前期第一阶段三场“考研专题讲座”的进一步延伸。讲座之后,许多同学表示,尽管考研之路充满艰辛,但通过此次讲座,自己更加明确了目标,同时认识到目前的不足,相信在学院老师们的帮助下,通过制定有效合理的复习计划,定能早日实现考研梦想。后续我院还会针对不同专业邀请相关导师为学生答疑解惑,助学生早日圆梦。

 

●学院继续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开设《学习指南》讲座

112,我院完成了对学院全体2011级新生的《学生学习指南》讲座。讲座由学院教务老师黄清主讲。在讲座中,老师给新生做了全面而有重点的讲解,比如课程模块、绩点计算、专业流动、二专学习、处罚条例等等,并叮嘱所有新生要谨记重要条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大学生。

据悉,人文与传播学院的新生入学教育系列除了组织新生对《学生手册》、《学生学习指南》和《培养方案》等的学习之外,还组织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学生习得养成系列讲座等。学院旨在通过这些讲座,帮助新生全面认识和了解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尽快适应新的坏境、新的生活。

 

●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院士马西沙研究员做客我院

114,著名民间宗教史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院士马西沙研究员来院讲学,为我院学子做了一场题为《罗教的发展与青帮的产生》的学术讲座。周育民教授主持讲座,我院中国近现代史等专业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先生认为出现于明中叶的罗教关乎一部明清宗教史和帮会史,因此研究罗教就显得尤为重要。他通过对卞宝第奏片等清代档案的研究,认为青帮远渊于罗教,其初是以罗教为信仰,以运河漕运水手为主干的水手的行帮会社。清代河运改海运后,一部分漕运人集聚苏北,贩运私盐,组成安清道友(安东、清河一带)--青帮。因此先生认为青帮的形成经历了从宗教到行帮,再到秘密帮会的历史。

充满思辨的讲座让同学们受益匪浅,讲座最后马先生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

 

●首都师范大学马自力教授来院讲学

114,应我院之邀,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马自力教授做客人文大讲堂,为我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中国古代文人的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的互动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孙逊教授主持,我院古代文学等专业的研究生聆听了报告。

教授的报告从古代文学的研究切入,强调了文学本位的研究必须要落脚于文学作品本身,也要有跨学科研究方法。随后马教授采用历史文化学和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选取中唐这一历史转型时期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活跃的社会角色,对其职事活动和文学活动进行考察,试图从一个侧面揭示中唐的社会变迁与文学演进之间的互动关系。教授的报告资料翔实,角度新颖,视野开阔,所作的论证很有启发性和说服力。报告会最后,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

 

●苏州评弹团携评弹版《雷雨》走进我校

114,苏州市评弹团应邀来到我校,在教苑楼多功能厅进行中篇弹词《雷雨》演出,活动由校党委宣传部与我院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我院院长苏智良教授、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唐力行教授先后致辞,三百名师生欣赏了本次演出。

本次演出的评弹版《雷雨》由三个部分组成:《山雨欲来》、《夜雨情探》、《骤雨惊雷》,分别由盛小云、徐惠新、吴静、吴伟东、陈琰等著名演员担纲主演。演员们对原作的主题内涵和情感世界进行了全新解读与演绎,发挥了评弹艺术在传达人物内心世界、情感纠葛、矛盾冲突等方面细腻传神的表现优势,成功地实现了原作对人性伦理和命运的探求。抑扬顿挫的表演引来老师与同学们阵阵喝彩,优雅的肢体动作给了现场观众别样的视觉享受。通过本次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更多师生接受了高雅艺术熏陶,提高了艺术修养。

 

●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教授做客我院“文学与文献”学术系列讲座

应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点曹旭教授邀请,国内著名古代文学研究家、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赵敏俐教授于114(星期五)下午1点半,来我院作了题为“先秦两汉琴曲歌辞研究”的学术报告。长期以来,先秦两汉琴曲歌辞几乎没有人研究,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死角。赵敏俐教授以自己的研究,从文献到音乐到文学,条分缕析地作了考辨、阐释和讲解,对其中的意义作了升华。演讲结束,同学们提出来许多关于“琴”的问题,“琴”和文学的问题,“琴”的文化意义等问题,赵敏俐教授一一作了解答,受到博士生和硕士生的热烈欢迎。

 

 

迟到的新闻

   学院继续开设出国留学专题讲座,为人文学子开启留学之梦

1026周三下午1330, 我院职业发展教育之出国留学专题讲座第二场在奉贤校区第三教学楼322教室举行。主讲人分别为我校国际交流中心的张欣亮老师和我院青年教师王如一。

张欣亮老师分别从我校对外交流的项目类型、项目概况、项目要求、项目费用等几个方面细致地介绍了我校各种不同的国际交流项目,强调了报名要求和选拔流程。王如一老师结合自己的留学经历,在英语学习、面试细节、出国手续办理等相关细节问题上解答了学生的困惑。她悉心讲述了自己在美国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担任新闻记者和编辑的经历,给学生提出了留学生活上的建议。

参加本次讲座的学生以大学二年级居多,通过本次讲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校丰富多样的国际交流项目及相关情况,也认识到了目前自身的不足,明确了日后努力的方向。许多同学表示,尽管国际交流生的选拔十分严格,但自己一定不会轻易放弃,通过这次讲座,找到了自身差距,便于制定有效合理的学年计划,争取在大学三年级实现自己的留学之梦。

 

本刊主编:朱政                   

责任编辑张虹(zh77@shnu.edu.cn)汪颖奇(wangyingqi27@163.com

通讯员:叶芳、姚潇鸫、戴宁宁、张蕾、邓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