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2点,苏州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院教授王尧做客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名师云讲堂”,在华为会议平台上带来了一场题为“未尽的问题与方法——当代文学研究的多重可能”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董丽敏教授主持,吸引了校内外一百多位师生参与。
王尧教授
王尧教授首先从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关系引入对当代文学位置的思考,他认为当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基本成熟的,但这种成熟并不能使其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独立出来,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应意识到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区别与联系,把握两者之间的复杂性。由此,他从当代文学学科成立初期谈起,细数当代文学史研究成果,并以《中国当代文学史稿》为例请大家思考:当代文学史研究是否还存在继续前进的空间,如何从学科稳定发展中找到新的可能,在老生常谈的问题上我们能否产生新的阐释,在现有的研究空间中我们是否能够发现新的问题?
接下来,王尧教授从七个方面分享了他对作为当代文学史的当代文学研究的系统思考。
一、关于当代文学史的著作与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他以邵荃麟主编的《新中国文学十年》、中国科学院文学所编著的《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以及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编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稿》等为例,讨论当代文学史论述的基本问题是怎样形成的,在什么样的时间点上发生了变化以及影响这两个问题的因素是什么。
二、关于当代文学研究与思想文化问题。他认为,文学史研究与社会问题及思想问题都是相关联的,文学的研究必然受到社会语境与思想文化的影响:一方面我们需要用思想史理论来关照文学史研究,另一方面我们在研究方法上很难有纯粹的纯文学意义上的文学史研究。关于“文学史是否是文学的史”的问题,在学界存在许多争论,王尧教授认为文学史一部分也是历史学的研究对象,重点是要研究文学的历史,这二者之间不应存在对立关系。王尧引用冯友兰先生1973年创作的《论孔丘》中的思想内容以及冯先生自身学术立场转换的过程进行了佐证。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建立与作为制度的文学批评。他主要对作为制度的文学批评进行展开论述,其中谈到文学批评失声的现象,他认为不能将其完全归咎于道德化问题,有两点值得注意:基于我们自身经验而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否足以分析庞杂的历史问题和文化现实;面对复杂的形势问题,我们形成的价值体系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分析解决?五六十年代文学批评是强大的,因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政治文化、一种思潮、一种集体的声音,到八十年代有所式微,到九十年代逐渐分化,一定程度上来说,文学批评作为制度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小,个人对文本的选择、审美和价值判断自由度加大。
四、关于文学制度研究。文学制度如何影响文学,如何把握文学制度的复杂性,如何呈现其与文学的关系并加以规律性的认识?王尧教授认为,目前学界对于文艺运动与文学思潮缺乏整体性的研究,过于碎片化。以第一次文代会、作代会为例,需要一个整体的主线同时参照代表和非代表的发言、日记等来加以研究,才能将其全貌呈现出来;其次,在文学教育方面,疏忽了关于教材的研究,我们既要讲主流也需要尊重文学史的发展规律和多样性;再次,关于“一体化”的问题,应着眼于“化”即其形成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文本所产生的分析、碰撞与交叉,如果过于强调“一体”,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疏漏;最后,要关注到文学制度本身的复杂性问题,要聚焦文学制度如何影响文学。
五、关于作家的思想历程与创作研究。王教授认为,理解作家思想历程与转变的最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看待知识分子与革命及新社会的关系,他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提供了思考的空间:首先,革命的合法性和崇高性是毫无疑问的,但革命成功以后出现的问题仍然需要反思;在“崇高”与“悲剧”的问题上,不能以后来的悲剧来否定之前的崇高,也不能用之前的崇高来否定后来的悲剧,应在文学上更多关注这种前后的变化给作家文学创作带来了哪些影响;文学史对于作家作品的评价不是单一的价值存在。另外,关于作家的创作研究,王尧教授认为一个好的作家不会被某种思潮限定,目前对文本的内部构成研究存在疏忽,微观问题的不断突破,会给宏观问题的研究带来挑战。
六、关于当代文学史的整体问题。王尧教授从扩大的解放区文学与当代文学发生,当代文学史的过渡状态以及学术共同体中的当代研究三方面展开论述。他认为在文学史研究中应正视其中的复杂性,既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也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文学史应该删繁就简,越写越薄;对海外汉学的研究不能单纯地只研究其对中国学界的影响,要注意到相互关系,在学术共同体中做关联研究。
七、关于当代文学史料的研究。王尧教授认为,就目前而言,当代文学还不能构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史料学,相较于“当代文学史料学”他更倾向“当代文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的说法。他认为史料的汇编整理十分重要,但需要与当代文学史研究结合起来,注入思想与观念,使史料“活”起来。最后,王教授谈到数字化时代对于当代文学研究的影响,认为将数字与人文结合起来是值得思考的。
董丽敏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总结。她认为王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为我们勾勒了当代文学史研究当中的一些瓶颈问题以及破解问题的基本思路,其中既涉及到研究范式转换的宏大问题,也涉及到具体的关于史料、思潮、作家等研究对象如何展开的问题,其中关于“作为制度的文学批评”、立足于文学本身的“文学制度”研究、求同存异的学术共同体的建构以及数字人文研究方法的探索这几点,尤其给人以很强的启发性。讲座最后。王教授对各位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本场讲座在愉快的氛围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撰稿:金羽抒